根据年国家脑血管病大数据平台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卒中人口标化患病率由年的1.89%上升至年的2.58%,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卒中人数约为万脑卒中的规范化管理不可忽视。
《脑卒中病情监测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年版)》指出,规范脑卒中病情监测措施,有助于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救治,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数字疗法的核心是以软件为驱动,基于严肃医学临床指南,构建患者主动参与的全病程管理模式。
在脑卒中患者规范化管理的临床实践中,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远程个性化干预,以控制引发脑卒中的高危因素,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睿愈数字医疗的脑卒中数字疗法基于医疗健康数据闭环和疾病管理闭环,为脑卒中患者的全病程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新路径。
基于数字疗法的脑卒中患者
规范化管理临床验证
陆军医院神经内科钟代曲团队,就“脑卒中患者网络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效果研究”项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相关成果发表在《中华护理杂志年第7月第53卷第7期》。
一、患者入组
项目选择近半年在该院经治疗后出院的脑卒中患者共98例为实验组,采用数字化管理;同一病区同期出院的96例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管理。
医护管理团队对两组患者实施为期3个月的管理;实验组血压、血糖、血脂、运动、吸烟、饮酒6项高危因素管控指标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皮肤损伤、意外伤害等护理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问题正确处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0项反映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二、项目实施
(一)对照组
对照组通过纸质材料收集资料,发放纸质版卒中管理手册,患者自行监测血压、血糖并填写在管理手册上,每月门诊随访检查1次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凝血功能、体质指数填写在卒中管理手册中,护士完成关于运动、吸烟、饮酒执行情况及护理问题发生与正确处置情况的调查并填写在管理手册上,第3个月门诊随访时完成纸质版生存质量评定量表填写。
(二)实验组
实验组在常规随访基础上采用数字化管理方法。
①数字化管理前期准备: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给予规范治疗及护理,逐步指导患者及陪护人员学习疾病相关护理方法。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指导患者或陪护人员在智能手机上使用数字化管理平台患者端各项功能,护士教会患者或陪护人员登录平台,建立医疗档案,查看治疗护理方案,与医护人员互动交流,应用智能监测工具监测血压、血糖,使患者或陪护人员能够配合完成数字化管理。
②数字化动态管理:护士在数字化管理平台上查看患者的医疗档案,进行必要的疾病相关信息补充。主管医生在医生工作站评估患者病情,制订院外管理方案,责任护士查看医嘱,运用专用评估工具评估患者管理需求,制订远程管理计划,生成具体实施方案后,发送到患者端。
通过平台功能,医生以文字、音频、视频及其他富媒体形式与患者进行交互式沟通,医生指导患者逐步学习并自主完成院外管理任务。针对脑卒中患者院外管理中的功能复健动作达标,患者拍摄视频,通过平台上传,平台自动进行体态识别并给予评价。
患者定期(一般每周1次)反馈实施情况,医护人员评估实施效果并定期(一般每月1次)采用专用评估工具全面评估患者情况,调整院外管理方案,实现PDCA循环管理。
三、项目成果
①干预后两组卒中高危因素达标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卒中高危因素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血压、血糖、血脂、运动、吸烟、饮酒6项高危因素管理指标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凝血功能、体质指数达标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②两组院外护理问题发生与正确处理情况比较
两组感染、皮肤损伤、意外伤害等护理问题发生率与护理问题正确处理情况存在差异,实验组护理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问题正确处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③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精力、家庭角色、语言、活动、情绪、个性、自理能力、思维、肢体功能、活动能力、工作/劳动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视力、社会角色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数字疗法(DTx)显著提升
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
上述临床实践表明,数字疗法通过全程规范化的高效管理,能显著控制脑卒中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运动、吸烟、饮酒等6项高危因素,明确降低患者院外护理问题的发生率,提高护理问题正确处理率,从而,系统性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近远期生存质量。
睿愈数字医疗的全病程管理平台,基于数据和疾病管理两个闭环,通过与临床诊疗实践的深度结合,打造服务泛病种、多中心的数字疗法创新研和运营平台,实现院内治疗在院外的规范化延伸,拓宽严肃医学的管理边界,实现临床医疗服务在数字技术驱动下的高效触达、效率提升和创新支付。
睿愈数字医疗的全病程管理平台已经在包含内分泌、心血管、肿瘤等多个专科和亚专科进行丰富的临床应用实践,在多病种患者全病程管理中,产生显著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