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它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在中国,中风已经成为居民的第一死因。调查显示,在中国,每12秒就有一人中风,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风。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对居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23岁女子吵架后脑溢血“热搜”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被视为老年人“专利”的中风,近年来呈现出患者年轻化的趋势。就在最近,江苏镇江一名23岁的女子因为一个肢体麻木,口齿不清,头痛头晕,失去平衡后摔倒在地。家人被立即送医,确诊为脑出血。由于患者病情严重,语言和运动功能受到影响,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
这一事件被媒体广泛转载传播,随后登上“热搜榜”,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引起热议。尤其是一些同龄人对女性年纪轻轻就突发脑溢血感到难以置信和尴尬,感叹人生“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
李主任说,人在情绪激动时,肾上腺素会大量分泌,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血管收缩,导致血压迅速升高。同时,如果伴有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卒中的病理基础,容易引起出血性卒中(即脑出血)。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是“中风患者”,甚至出现“中风青年”这个名词的原因。
「中风青年」有哪些特点?
青年脑卒中一般指18岁以上45岁以下的成年人的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5-15%。已报告的青少年脑卒中占我国所有脑卒中的13.3%,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与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相比,青年脑卒中患者主要有以下特点:
1.发病以男性为主,多为缺血性中风;
2.在18-44岁年龄组中,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0-44岁患者占所有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一半以上;
3.半数以上的青年脑卒中患者存在传统的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且对这些危险因素尚无规范化治疗;
4.与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相比,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熬夜等。)在青年脑卒中患者发病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5.青年脑卒中的前三位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吸烟和饮酒;
6.有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
7.偏头痛、吸烟和口服避孕药是年轻女性缺血性卒中的三个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8.年轻脑卒中患者临床进程相对较好,死亡率较低(预后较好)。
以脑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为例。很多年轻的高血压患者症状较轻,甚至没有症状。即使因为体检偶尔查出高血压,也很容易让他们放松警惕。另外,因为年轻气盛,情绪容易波动,一不留神就成了“中风青年”。
做好这些,远离中风。
虽然脑卒中是危险的,但在脑卒中的防治中,积极避免和治疗可控的危险因素,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李主任说,对于年轻人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中风:
1.控制“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主动定期就诊,必要时坚持遵医嘱服药;
2.饮食健康,多吃水果蔬菜,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3.保证良好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
4.坚持积极适度的体育锻炼;
5.戒烟限酒;
6.学会管理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一旦中风,时间就是生命。急性缺血性卒中4.5小时内是黄金抢救时间。在“黄金时间窗”内,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急救挽救生命,降低致残概率和严重程度。
要快速判断是不是中风,有一个简单的镜像方法,就是牢记“中风”:
“中风”是一种快速识别中风并立即采取行动的国内策略。
1.看“1”脸,看脸上会不会有不对称和歪斜的角;
2:检查“2”臂同时平行抬起两臂,是否会出现单侧无力;
0:(听)听语言,会不会不清楚,难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