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东莞一名24岁的年轻人在通宵玩游戏后,突然出现双腿无力等症状,就诊后被诊断为脑卒中,即“中风”。类似的病例还有很多,脑卒中的发病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也称为脑血管意外或中风,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脑组织的缺血或出血性损伤引起的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脑卒中作为神经系统十分常见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全球范围内,脑卒中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率高于出血性脑卒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脑卒中已经成为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脑卒中现患人数居世界首位,是导致成年居民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最新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我国总体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9%,位居全球首位。也就是说,在一生中每5人中就有5人会罹患脑卒中。相关研究估计:预计到年,与年相比我国脑卒中的发生率将增加约50%。脑卒中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我国脑卒中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年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患者首次发病年龄构成中,40-64岁年龄段占比超过66.6%。虽然,脑卒中发病的主体人群主要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年轻脑卒中患者逐渐增多。根据国家卒中流行病学专项调查的报告显示,年我国20岁以上居民卒中发病率为/10万,高于年龄标化发病率(/10万)。哪些原因会诱发脑卒中?通常情况下,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性因素和可干预性因素。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遗传等。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熬夜、吸烟、饮酒等)、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活动不足以及心理因素等。其中,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也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房颤、冠心病、心衰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明显升高。可见,对可干预因素的控制是预防脑卒中发病的重要手段。脑卒中有哪些症状?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主要症状为:●缺血性脑卒中:部分患者会在发病前出现短暂性肢体无力的症状,但是有一大部分患者会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病,出现单侧肢体麻木无力、单侧口角歪斜、言语不清、恶心呕吐以及意识障碍等症状;●出血性脑卒中:急性发病,患者常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以及肢体瘫痪等症状。突发脑卒中应如何急救?脑卒中是一种起病急骤、病情严重的急危重症疾病,其救治成功率与发病到救治时间有着密切关系。脑卒中患者如果在发病后能够及早得到积极、有效且规范的救治是影响预后的关键。通过“中风”口诀快速识别脑卒中患者“中风”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刘仁玉教授和医院赵静教授提出的中文版中风快速识别口诀:1(看1张脸):看脸是否对称、有无口角歪斜。2(查2只胳膊):让患者双手平举,观察有无单侧肢体无力。0(聆听语言):让患者说一句完整的话,观察有无语言不清、表达困难。如果通过上述“中风”口诀或是症状识别患者可能出现脑卒中,要及时做好急救处理:●注意保持镇静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询问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处理;●不要将患者拉起或扶起,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呕吐或是已经昏迷,要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导致误吸;●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切不可擅自给患者服用止血药物。如何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对于脑卒中的预防,首先要采取生活方式的干预,如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体重、饮食多样化、降低高脂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每周至少3-4次中等强度的规律锻炼、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睡眠等。其次,要注意对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和心脏疾病的防控,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以及异常的处理。脑卒中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虽然目前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现升高的趋势,但是通过有效的防控手段,脑卒中也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作者:张静文字审核:柏双玲科学性审核:尹铁伦,医院机场院区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