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6月17日讯(记者祁燕 通讯员马遥遥)汉口43岁的余先生上周吃饭时突然咬到了舌头,当时家人开玩笑说他这是前段时间肉吃少了欠肉吃。前天,他在家吃中饭时又多次咬到舌头。两个小时后一阵头晕袭来,他在床上躺了几分钟后发现左侧手脚无法动弹,说话也吐词不清。家人忙将医院,经CT检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俗话说的“中风”了。
医院卒中中心当即开通了绿色通道,经及时的药物溶栓治疗,目前余先生转危为安。经与家属沟通病史,医生得知余先生平时不爱运动,喜欢抽烟,平均一天一包烟。前段时间,他成天喝酒熬夜,餐馆恢复堂食后又接连好几次宵夜。
“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余先生发病的危险因素。之前吃饭频咬舌头的表现不是馋肉吃,而是中风前兆,使口腔和舌头不能灵活运用,就容易咬到舌头。”
该院神经内科主任经屏介绍,长期抽烟、喝酒、熬夜等都是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二三十岁的患者并不少见。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四高”特点。
经主任提醒,在脑卒中发作前期,半数以上的病人都会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俗称“小中风”,症状类似脑卒中,会突发偏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障碍,或理解力下降,视物模糊,突发头昏头疼、频咬舌头、平衡调节障碍或行走困难等。一旦发现脑卒中的早期征兆,医院寻求诊治,脑卒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一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3—4.5小时内可进行有效的静脉溶栓治疗,而且大多数患者可恢复到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